“正规炒股配资
青铜器成为穿越时空的关键道具,孔子像漆衣镜是破解阴谋的线索,《论语》竹简隐藏着重要密码……网剧《海昏行》以创新的“无限流+穿越”叙事策略,在轻喜剧的外壳下完成了一次对海昏侯刘贺历史形象的成功重塑。
”
作者 | 鄢飞飞
展开剩余86%题图 | 网剧
《海昏行》剧照
当现代的灯光照亮西汉的宫殿,失意青年王衡通过神秘青铜麒麟穿越到西汉,与拿着皇帝“体验卡”的刘贺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时下,网剧《海昏行》正在热播,一场跨越两千年的命运交织,将海昏侯刘贺的故事重新演绎。这部融合穿越与无限流重生的作品,不仅创下上映两小时热度破13000的纪录,更引发观众透过考古实证、历史书写与当代演绎的三重棱镜,开始重新审视这位被史书定性为“荒淫无道”的传奇皇帝。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航拍。鄢飞飞/摄
博弈:政治棋局中的天真玩家
与穿越而来的“社畜”王衡不同,刘贺的人生开局堪称梦幻。祖父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祖母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父亲刘髆是首任昌邑王,封地富庶。5岁继承王位,本可逍遥一生,却在19岁时被推上历史前台。
公元前74年,汉昭帝突然驾崩且无子嗣,权臣霍光力主迎立昌邑王刘贺承嗣帝统。选择刘贺并非偶然——年轻、缺乏政治经验、远离权力中心,这些特质使他成为理想傀儡。
接到诏书后,他带着二百余名随从“半日奔驰二百里”,跑死数匹马。入长安时,他拒绝按照礼仪哭丧,直言“我嗌痛,不能哭”,这种率真性格在政治斗争中显得格外出格。
而这27天的权力体验也充满了象征意义。刘贺带来的昌邑旧臣试图掌控宫廷,与霍光集团发生激烈冲突。据《汉书》记载,他在这期间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每小时1.7件,这个数字的夸张程度令人怀疑其真实性。更可能的是,这些“荒唐事”多为人事任免、政策调整等触犯既得利益集团的行为。
刘贺被废黜的场景也极具戏剧性。霍光召集百官于未央宫,突然发难:“皇太后有诏,废贺归故国。”刘贺当场辩驳:“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这句话引自《孝经》,显示他并非不学无术之徒。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下,他最终还是只能黯然离开长安,在《史记》中留下“昏聩无能”的记载。
《汉书·霍光传》记载,霍光在废黜刘贺时说:“宗庙重于君,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但刘贺的血统继位并无不可,其祖母是古代第一位被追封的孝武皇后,配祭汉武帝宗庙。可见这番话暴露了霍光真实意图——要一位听话的皇帝。
游客在刘贺铜像前驻足。鄢飞飞/摄
重构:被文物重新定义的文化贵族
2011年,当考古工作者在大塘坪乡墎墩山小心翼翼拨开海昏侯墓的淤泥,5200余枚竹简惊现于世,这些被水浸泥封却奇迹般保存下来的竹简,重新揭露了海昏侯刘贺的历史容颜。
竹简内容包罗万象,从《论语》《春秋》等儒家经典,到医药农桑、天文历法,甚至还有失传已久的《齐论语》。每一枚竹简都在诉说这位侯爵的另一面——一个能够在竹简上批注《易经》、钻研医方、摘录圣贤之言的人,怎么可能只是史书中那个昏庸无度的纨绔子弟?
出土的竹简引人注目。鄢飞飞/摄
在书香海昏展厅的柔光下,一柄青铜环首书刀静卧于展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作人员张静芳说,这柄书刀发现于内棺中部刘贺遗骸腰部右侧,应是其生前随身之物。在纸未发明以前,书刀是修改简牍的重要工具。环首上精美的图纹仿佛仍低语着两千年前的文雅情趣,它见证了多少典籍的诞生,又陪伴刘贺度过了多少个挑灯批阅的夜晚。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刘贺的“会客厅”中发现了一件绘有最早孔子像的漆衣镜。专家推测,这面并非丧葬必备品的衣镜,很可能是刘贺生前的珍爱之物。
“人之所好”正是“人之性情”的外在体现。张静芳认为,这可能是一面自省之镜——衣镜文字不仅记述了孔子生平,还特别提到孔子修订《春秋》“说世之成败,古今之要义”的深意。被废黜后的刘贺,或许每日都在对着镜子反思人生。
衣镜文字中还有一段孔子与弟子颜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对话,意思是“受到聘用就出任,不受聘用就隐居”。刘贺选择将这则圣人格言写在衣镜上,或许正是将这种出入之间的智慧化作座右铭,以此抚平内心身份落差的郁结。
透过这些穿越时空的文物,我们得以窥见关于历史上真实刘贺的另一个侧面:文化贵族而非荒唐昏君,政治失败者而非道德败坏者。
游客购买文创产品,将海昏文化带回家。贺登毅/摄
重生:网剧、科技与体验激活千年IP
青铜器成为穿越时空的关键道具,孔子像漆衣镜是破解阴谋的线索,《论语》竹简隐藏着重要密码……网剧《海昏行》以创新的“无限流+穿越”叙事策略,在轻喜剧的外壳下,让刘贺的形象在一次次时空循环中逐渐丰满。
“本是冲着《海昏行》精彩故事来的,没想到现场更震撼,精美金器、青铜器、玉器和竹简里展现的汉朝文化直击心灵。”前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卡体验的湖南游客曾静仪说。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丰富的活动,多维打造海昏IP。贺登毅/摄
《海昏行》的热播,成功反哺与赋能了海昏侯IP的塑造,打通了“观剧引流-实地溯源-文化体验”的文旅消费新闭环。然而,海昏侯IP的野心早已不止于讲述王侯的故事。
“历史遗址IP的打造,关键在于找到历史与当下的连接点,让静态的遗产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文化体验。”江西省海昏文旅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彭正胜说,园区自开放以来,始终致力于做好融合文章,通过创新业态和场景再造,使海昏侯文化成为传播大汉文明的重要载体。
重点打造的《探秘海昏侯国》数字沉浸特展,将以“穿越时空”为主线,通过剧情化叙事串联时空,依托VR、AR、空间定位等前沿技术,推出儒家思想启迪、礼仪兴邦等五大核心沉浸式体验场景,最终揭开海昏侯国财富之谜,构建起一座“可游、可触、可感”的虚拟历史博物馆。
游客通过科技赋能探索汉文化。胡淑琴/摄
与此同时,园区还推出“海昏百戏擂台赛”,参与者一边参与pk互动,一边体验汉代礼仪文化和生活方式,全方位感受汉代艺术的瑰丽多彩。“去年,首届‘百戏擂台赛’吸引了两千多位才艺选手登台竞技,为线上和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彭正胜介绍。
IP的多维开发与网剧《海昏行》的热播,共同构建出汉代文化传播的新生态。如今,海昏侯不再只是一个沉睡千年的封号,更成为一扇通向大汉文明的窗口,等着大家一探究竟。
创意洪城
礼遇南昌
!
超多种南昌专属礼品
看看有你喜欢的吗?
【即可购买】
来源:当代江西
编辑:邓雪颖 二审:郑鼎 终审:王珺
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正规炒股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