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系统 中证协发文制定落实数据标准体系规范 推进各信息系统的标准落地


发布日期:2025-07-20 21:45    点击次数:95

股票投资系统 中证协发文制定落实数据标准体系规范 推进各信息系统的标准落地

智通财经APP获悉股票投资系统,7月18日,中证协发布《中国证券业协会团体标准工作三年规划(2025-2027),持续做好团体标准工作的制度建设。规划提到,基于证券行业数据治理的管理需求,重点在三方面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一是构建数据治理管理体系和管理工具。强化数据治理顶层设计,完善数据治理组织保障体系,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二是建立科学、稳定、完备的数据模型框架。加强数据模型与数据标准的有效结合,形成一系列具有通用性、规范性、可控性的行业数据模型。三是制定落实数据标准体系规范。推进各信息系统的标准落地,保障数据内外部使用和交换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的规范性约束。

全文如下:

中国证券业协会团体标准工作三年规划(2025 年-2027 年)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总目标,聚焦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实际需求,构建具备科学性、前瞻性、可落地性的证券行业团体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的规范引领作用,助力提升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三年建设,形成覆盖重点领域、适应创新需求、深度融合业务的标准框架,为构建资本市场新发展格局、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的战略部署,落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与证监会、国家标准委《关于加强证券期货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三大任务,完善标准体系架构、优化标准分级分类、增强标准治理效能,强化实施监督,以标准化手段提升行业自律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规划原则

(一)统筹谋划,梯度布局

针对投资者保护、数据治理、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发挥团体标准“灵活高效、迭代快速”的优势,引导行业制定具有首创性、突破性的标准;加强跨部门协同,深入调研行业共性需求,以科学规划实现标准研制与监管规则、自律规则的协同部署、有机衔接,避免重复建设与覆盖盲区。

(二)需求导向,急用先行

探索构建“需求发现—快速供给—动态调优”的响应机制。基于业务场景与发展趋势,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做好标准预研与项目择优的指导工作,优先推进可行性高、紧迫性强的标准项目。进一步创新评议方法,在严格遵循标准化工作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要求的同时,提升编制效率。

(三)质效并重,保障落实

持续做好团体标准工作的制度建设,完善起草、征询、评审等关键环节规范要求,加强在编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加快培养标准化工作复合型人才,鼓励金标委、行业专家、高校学者等积极参与,强化标准科学把关。探索建立采用后评价机制,定期收集采用反馈,适时开展效果评估与监督检查。

四、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健全团体标准工作治理体系

1.组织机制优化方面

参照国家标准委《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结合协会具体实践,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能力,优化立项至发布的闭环流程,建立申投诉机制、落实查重要求。

2. 标准采用实施方面

继续推动团体标准与监管规则、自律规则的有效衔接,增强政策协同与制度设计能力。研究开展团体标准试点示范,建立标准编制与采用的行业激励机制。加强标准宣贯解读,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推广成熟标准,指导行业提高标准应用水平。

(二)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团体标准供给

1.投资者保护领域

加强投资者维权救济领域的团体标准建设,重点推进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证券纠纷调解等条线的标准编制,力求突破实际工作中的难点,进一步厘清概念、明晰流程,形成利于操作的、方便使用的团体标准。

2. 数据治理领域

基于证券行业数据治理的管理需求,重点在三方面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一是构建数据治理管理体系和管理工具。强化数据治理顶层设计,完善数据治理组织保障体系,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二是建立科学、稳定、完备的数据模型框架。加强数据模型与数据标准的有效结合,形成一系列具有通用性、规范性、可控性的行业数据模型。三是制定落实数据标准体系规范。推进各信息系统的标准落地,保障数据内外部使用和交换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的规范性约束。

3. 技术应用领域

信息安全方面,重点在安全管理、安全保护、安全检测、响应恢复、数据安全等五个方面开展标准编制;技术管理方面,重点在软件工程、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运行维护、IT治理等四个方面开展标准编制;信息交换方面,重点围绕交易管理、结算、信息披露、行情资讯、监管报送等任务开展标准编制。

4. 科技创新领域

云计算方面,重点在云计算技术架构相关标准、云计算安全技术要求相关标准以及云计算容灾体系相关标准三方面开展标准编制;大数据方面,重点在技术架构应用、数据架构应用、数据服务应用、数据业务应用、数据资产管理等五方面开展标准编制;人工智能方面,重点在相关基础设施与关键通用技术、证券行业重点场景应用、应用安全保护线以及算法的安全性、可解释性、性能评估等四方面开展标准编制;区块链方面,重点在行业当前重点应用场景、区块链平台框架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以及区块链+监管等三方面开展标准编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坚持协会党委对团体标准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托业务主管部门、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发挥行业专业力量,统筹开展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鼓励会员单位依据国家标准等现行标准,结合实际业务需要,制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团体标准。

(二)提升资源保障

鼓励各会员单位加大对团体标准工作的投入力度,提高参与标准工作的积极性;鼓励会员单位通过扩充企业标准、转化行业课题等方式扩大标准来源,申请团标项目立项;进一步推动标准采用有效落实、取得成效。

(三)推动社会参与

构建团体标准多元化参与主体结构,进一步拓展投资者代表、中小券商、科研机构以及第三方组织的参与渠道;定期出版发布标准汇编,接受社会大众监督;加强沟通交流,促进行业协会间相关工作经验共享;积极组织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学术活动。

本文编选自“中证协官网”;智通财经编辑:黄晓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股票投资系统,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